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内。每题1分,共40分)
1.组织应依据ISO14001中哪个要素的要求,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 )
(A)4.3.2
(B)4.5.1
(C)4.5.2
(D)4.6
2.组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 )。
(A)GB/T24004
(B)GB/T24001
(C)GB/T24020
(D)GB/T19011
3.组织的EMS方针中应包括( )。
(A)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
(B)污染预防的承诺
(C)组织的环境影响
(D)评价环境目标的要求
4.以下五个事件在发生时最合乎逻辑的一种顺序是( )。
(1)到了目的地
(2)给朋友们看照片
(3)在车上听当地人介绍旅游景点
(4)在许多地方拍了纪念照
(5)踏上旅途
(A)1-3-4-5-2
(B)5-3-1-4-2
(C)1-4-2-3-5
(D)5-1-4-3-2
5.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6.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放许可制度
(C)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
7.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都要善于思索和分辨。“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8.请根据规律选择适当的数字填入空格处:1,2,2,4,( ),32。
(A)4
(B)6
(C)8
(D)16
9.环境监测的对象有包括( )。
(A)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
(B)大气、市容、土壤、生物、噪声
(C)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
(D)大气、交通、土壤、生物
10.根据语言学习的顺序,把最先学习并使用的语言叫第一语言,把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叫做第二语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是( )。
(A)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同时学习汉语和日语
(B)中国学生学习了英语之后又开始学习法语
(C)中国学生出国后同时学习英语和法语
(D)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
11.根据GB/T24001-2004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应编制《环境手册》,以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的途径
(B)组织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C)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
(D)对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应建立并保持行成文件的程序
12.废水监测报告中常出现COD、SS、LAS污染因子符号,其含义分别为( )。
(A)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B)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C)化学需氧量、浊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D)生化需氧量、浊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13.GB/T24001-2004标准中条款( )明确了“可追溯性”要求。
(A)4.3.1
(B)4.4.3
(C)4.5.1
(D)4.5.4
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速率的单位是( )。
(A)kg/h
(B)g/h
(C)kg/d
(D)mg/m3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6.组织应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并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 )
17.组织最高管理者可以不参加管理评审。( )
18.运行控制程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主要取决于所评价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 )
19.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准方可转移。( )
20.酸雨是指PH<6.5的雨水。( )
21.如果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中缺少管理手册,则应视为体系文件不完整。( )
22.环境方针不但要传达到组织全体员工,还要传达到为组织工作的承包方。( )
23.环境标准共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两大类。( )
24.环保诉讼的数量可视为一种环境绩效参数。( )
25.含铬废物是否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还需进一步鉴别。( )
26.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要求,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
27.当国家和地方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不同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
28.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也能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
29.GB/T24001-2004标准中的信息交流仅指组织与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
30.COD浓度高,表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为严重。( )
三、 多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两个或多个以上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选项时不得分;全选对得2分;少选时,每个选项得0.5分。共20分)
31.最高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是( )。
(A)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
(B)指定管理者代表,并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C)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D)组织内部审核
32.制定纠正措施时,哪些是必须考虑的内容?( )
(A)要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需要确定不符合产生原因
(C)需要对不符合进行调查
(D)要识别不符合
33.以下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氟里昂
(D)氧气
34.以下关于管理评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最高管理者按固定的时间间隔组织进行
(B)评审的目的是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评审应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
(D)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35.下列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类污染物的有( )。
(A)总铬
(B)总镍
(C)总银
(D)总氰化合物
36.下列哪些内容属于GB/T 24001-2004标准4.5.1条款监测、测量要求的范围?( )
(A)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B)适用的运行情况
(C)水、电消耗的统计
(D)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37.污染预防包括( )。
(A)过程的更改
(B)环境因素的识别
(C)回收
(D)再循环
38.热污染对水体的主要危害有( )。
(A)使水体溶解氧浓度增高
(B)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回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C)影响水体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D)加速细菌生长繁殖
39.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途径包括( )。
(A)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B)4.4.6运行控制
(C)4.4.7应急设备和响应
(D)4.4.3信息交流
40.《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一章中提到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表
招生简章: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班
|